8月1日,记者在汾河流域新绛县干流段综合治理项目下游看到,现场汾河堤坝内的防护措施修筑得非常有特色,呈半圆形阶梯状布置。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汾河干流项目施工项目经理张翔介绍:“这个叫‘磨盘坝’,本处共建设6座,是险工段的防护措施,目的为了降低水流的冲击力,保护堤坝安全。”
汾河流域新绛县干流段综合治理项目,是“一泓清水入黄河”新绛县15个生态保护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2.14亿元,治理总河长14.68公里。该项目2023年开工建设,2024年全面完工,主要包括堤防加固改造、岸坡生态防护、重点险工段治理等内容,是对汾河新绛段干流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综合性的治理提升。
行车一路向东,不时看到汾河滩地上的荷塘,当地村民说,以前这里就有种植莲菜的历史,但是后来水质不好了,种植户少了,现在随着汾河水质提升,种植莲菜的人也多起来。
该项目投入运行以来,整体状况良好,工程设施稳定可靠,防洪体系更加坚固,综合效益持续发挥,不仅为保障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实的“水上长城”,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植被覆盖,为改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地还建立了长效工程管护机制,依托河长制平台,发挥“河长+河长助理+巡河员”“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机制作用,确保工程设施能够持续长效发挥效益。
展开剩余34%治理后的河坝,如今已成为沿岸居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傍晚时分,散步的、遛弯的、带孩子玩耍的居民,比比皆是,河坝俨然成了百姓家门口的“公园”,尤其到了春秋季节,水清岸绿景美,很多河段在社交媒体上都成了网红打卡点。
新绛县水利局局长王玉说,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把汾河流域新绛段打造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水利长廊、生态长廊、文旅长廊,使汾河重现昔日美丽风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管好、用好这些工程,让母亲河更好地造福新绛人民,为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贡献新绛力量。
截至目前,运城市27个“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已全部开工,开工率达100%,已完工22个,累计完工率达81.5%,其余5个项目正在全力推进。
来源:山西日报
发布于:北京市新宝配资-威海期货配资-在线配资开户-炒股最好用的手机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